一位在非标自动化业做过的同事曾经抱怨之前的工作有多辛苦,其中最让她记忆深刻的就是那一大本厚厚的编码本。这是一家以贴片机为主的自动化企业,有较为严谨的管理规范,那本大部头的编码本就是很好的见证。每次有新的零件被采用时,她的工作就是翻阅那本厚厚的编码本,给新材料编码,一个编码要花4、5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还需是老员工才会有这样的效率。而这又是经常会发生的日常性的工作。而且,即使有如此严谨的编码手册,也还是会发生编码重复的状况。
自ERP系统正式上线以来,各单位、各部门物资ERP系统的运行时,普遍存在一种物资对应着多个物料编码或一个物料编码对应着多种物资等问题,从数据查询角度分析,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物多码”是指在ERP系统中,一个物资对应着多个物料编码。如:“硒鼓\CC388A\惠普”,有些单位表示为“硒鼓\HPCC388A\惠普”,有些单位表示为“硒鼓\88A(CC388A)\惠普”, 还有些单位表示为“硒鼓\CC388A\HP”等一个硒鼓在MDM系统里就有13个物料编码。再比如,O型密封圈,有些单位表示为O型密封圈,有些单位表示为O型圈,还有有些单位表示为O形圈,同一种物资就产生了3个物料编码。
“一码多物”是指在ERP系统中,一个物料编码对应着多种物资。如减速机ZQ350-15.75-2Z和减速机ZQ350-15.75-2,后者比前者少了一个“Z”,材料员就将这类物资视为同一种物料,在ERP系统中用同一个物资编码进行管理,从而造成一码多物。
1、物料名称、具体规格、种类描述不统一
部门之间、工程师之间使用的物料描述不统一,造成一物多码和一码多物现象
2、计量单位不统一
因各工程部门申请物料类别较多,没有专业人员全面审核,没有做到真正把关,造成了计划审批变成了计划传递。仓储部和采购部发现“一物多码和一码多物”问题时己无法进行修改,因为需求计划在ERP系统内己经生成需求订单,所以只能执行计划审批和采购
产品编码非常重要,编码的严谨性、完整性和可扩展性决定了仓库管理的成败,更决定了数据管理的成败。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研发部在数据前端对数据的源头做严格的管控。
1、标准化建设、需要企业对物料进行严格规范的种类划分,以产品或原物料的大类、小类,再加流水码,作为产品编码的原则。
2、不仅如此,产品设计时,产品名称和规格信息需要完全描述产品或原物料的属性和各参数信息,能够让使用者准确了解对应产品或原物料的详细信息。并定义规范的产品名称和规格信息的填写方式。但这些信息录入到PDM系统中时,PDM系统会自动发现是否存在物料编码重复或者名称规格等细节种类重复,这样,就可以在源头管控数据的输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存在一码多物或一物多码。
3.同时,PDM库外编码时,SW解决方案中有一个产品叫做Onepart,他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或细节信息罗列出符合要求的物料,这样子当我们需要生成一个新的物料时,可以按照新物料信息提前在Onepart中进行查询,所有索引要求的物料会全部罗列出来(支持三维模型预览,数据细节参数类比),因此,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这个新物料编码是否合理了。
Copyright 2016 Extens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anTop All rights reserved. 建站支持:万广互联